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文化

建立安全文化长效机制

2015-01-16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安全生产整体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将刚性的安全管理同柔性的文化约束有机结合,同时对安全工作的内因和外因施加作用,才能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文化支持和有力保证。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注重发挥理念引领、行为训练、机制保证的综合效能,培育“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型安全人,探索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对于实现企业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理念引领体系,激活员工“想安全”的内生动力

  倡导与灌输安全理念,是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念,掌握衡量岗位行为对与错、好与坏的基石所在。因此,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发挥理念引领作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它有利于企业员工达成一致的思想共识,形成共有的安全理念,为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

  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应该坚持系统化的工作原理,厘清层次和重点,通过构建层级分明的运作体系,分别从组织教育、自我教育、家庭教育三个层级和班前会、工作现场、工作休整、学习、反思、讲述、班前嘱托、亲情短信等入手,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重点,形成上下贯通、一体化运转的思想引领体系。

  二、构建行为养成体系,锻造员工“会安全”的技术能力

  安全理念的实现最终还是必须以人的行为为承载。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必须将规范安全行为、提升安全技能,作为打造本质型安全员工的中心任务和核心内容。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构建“一基双向”训练体系,从基本功、正向操作、反向应急三个方面进行强化养成训练,提升员工职业技能,增强员工规避风险的能力。

  一是基本动作训练。侧重能够促进和帮助员工安全、高效、规范完成岗位工作的基本功训练,按照微格训练的方法,将每个工种的基本功拆分成若干动作,按照训练标准,分别就每个基本动作进行反复强化训练,使员工具备适应岗位作业最基础的能力,熟练掌握每个动作的基本技巧、需注意的安全事项,防止发生意外问题。

  二是正向技能训练。利用实训基地或废旧闲置的设备设施,对各工种的基本功流程进行实地实景强化训练,教授员工按工序化流程进行操作的方法、技能,使员工动作规范、流程衔接顺畅,实现整个环境的人机系统协调。
 
  三是反向应急训练。侧重于在正常工序流程被打破,或发生事故灾变状态时,员工科学、安全、高效的处理、处置方法技能的训练,通过模拟事故处理、灾变逃生演练等形式,促使员工掌握处理本岗位事故所需的基本功,让员工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
 
  三、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员工“能安全”的外部约束

  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连接员工安全思想和安全行为的控制中枢。通过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促进员工将安全思想和安全技能真正落实到现场生产中去,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科学的行为规范开展工作,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为使员工“想安全”的价值追求与“会安全”的职业能力转化为“能安全”的实践结果,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管理模式,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一是实施问题管理模式。积极倡导“看不到问题是最大的问题”的工作理念,引导基层单位主动挖掘问题、深入查找问题,对各类问题进行过滤和分类,透过问题的表面现象,剖析出问题本质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并付之行动,防范问题演化为危机。

  二是实施标杆管理模式。运用精细化原理,本着“对标先进、持续改进”的原则,按照寻标、定标、学标、达标的基本路径,结合工作实际,找出自身存在差距,按照不同层次寻找对标对象。科学严谨的确定自身管理所要达到的效果水平,制定改进工作方法的具体措施,认真实施,严格落实,直至达到所确定的绩效水平。

  三是实施疲劳管理模式。建立疲劳状况评价体系,围绕引起员工劳动疲劳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和外在、内在的各种表现,对员工疲劳状况进行评估、监测和管理。查找引起员工疲劳的原因,改善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工力浪费,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同时,通过采取延长休息、疏导减压、做工间操等方式使舒缓员工压力,缓解心理和身体疲劳,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