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安全文化落地
2015-05-28
从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发生之后,安全领域首次提出安全文化这个全新概念,我们才清晰地意识到“软”科学“不软”的真正内涵。经过三十多年的长期发展,国内企业也相继与国际接轨,试图借鉴杜邦、壳牌等企业,尝试建立自己的一套安全文化体系。国内也不乏大型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先例,但依然收效甚微、凤毛麟角,到头来给人一种“理念在天上飘,口号在嘴上喊,管理在地上跑”的感觉。如何将安全文化落到实处,安全文化怎样“落地”已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将员工的个人思想、行为与企业的理念、制度、环境等完美匹配,如何将企业安全文化转化为制度、内化为员工的个人习惯性行为还需要我们另辟“蹊径”。
那什么是安全文化落地?安全文化落地就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将企业所提倡的安全理念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从安全意识层面转化安全实践层面,最后达到以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目的。那怎样才能将安全文化落地呢?
一、 打造安全理念的“根”
理念指导思想,思想决定行动。安全理念提炼的好与坏,对安全文化落地扎实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有内涵有价值的安全理念从何而来?理念的升华肯定离不开了长期实践的总结。我们可以从领导、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责任观、安全态度观中汲取;也可以从预防事故,减小事故风险的角度来体现科学的安全观念;我们也可以“量身定做”,从优秀的安全理念中,结合自身企业的生产活动要求、工作管理特点来总结、创造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安全理念。
安全理念不能只浮于领导层的“口号”、管理层的“照本宣科”,它针对的是企业中的核心问题,体现的是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能够引发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共鸣。让员工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科学技术中、宣传教育中体会到安全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借此将安全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思想当中去。
二、 以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塑造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了安全理念之“根本”后,便是要将安全理念转化为思想和行动。一个企业的安全理念最后的落脚点,就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以及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安全理念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员工是否有了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安全管理与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作用在于将杂乱的、混沌的、盲目的安全生产状态上升到系统化的层面上,如危险预知管理、本质安全型基层建设、基层隐患管理、“三为六预”隐患管理等安全管理落地方法,就较为科学与系统。另一方面,规章制度是约束不良习惯、塑造员工良好行为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构建全面覆盖的标准管理体系,做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时刻、每一个地方都有标准可循,从而在管理过程中培养员工的自觉执行力、行为习惯,培养个人对企业的情感与认同感。
总而言之,我们就是要把无形的安全文化通过实践中的管理、有形的制度载体固定下来;在感受得到、看得见的安全管理与规章制度中体现安全文化理念内涵,让员工从心理层面接受并自觉遵守与执行。久而久之,安全管理与规章制度也就成了企业的一种文化,安全文化也顺理成章地在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所落地、所体现。此时安全文化就成为了全体员工主动参、自觉管理以及自我约束的一种“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比“硬管理”有时候更有效果。
三、 管理层的极度重视与员工层的积极响应
安全文化落地首先要有安全理念在先,从而引领、建立、形成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再而以此来塑造员工的安全行为,最后将日常安全生产中日常养成的安全行为习惯升华为企业的安全文化。以此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良性循环。在使得安全文化落地的过程中,都离开不了企业全体员工对其产生的影响,始终都应该以“人”为中心展开活动。那么在此过程中,我们就必须对管理层、员工层提出相应的要求。
对管理层来说,就要是重视、落实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形成。由于管理层处在企业金字塔的顶层,其特殊性地位决定了企业安全愿景、安全目标及安全管控方法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毫无疑问管理层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推动者,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执行者,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传播者。在安全文化落地过程中,没有管理层的安全价值需求,没有管理层安全责任的担当,没有管理层对安全标准的推动与执行,那结果肯定是不如人意的,“上梁不正”岂能奢望“下梁不歪”。因此最终实现企业安全文化的“落地”目标,就必须紧抓“管理层”这一至关重要的部分。只有企业管理层积极主动去落实安全文化建设,全体员工才能有条件、有资源展开接下来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
对员工层来说,就要积极响应,全员参与。因为在4M要素中,人才是最活跃的一环,是导致大部分事故的主要原因。企业安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员工是否真的主动参与、执行;全员参与才能发挥安全文化巨大的安全保障作用。全员参与的过程中,需要员工积极主动的配合,更需要有企业与员工互动,让员工广泛地、高水平地、长久参地参与活动,才能在安全文化落地过程中,把安全文化与员工个人思想行为更好结合起来,最终将员工的安全理念得到升华,安全行为更加常态化;才能使得安全文化最终转为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