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基于岗位生产特点中的特定风险的辨识,编制齐全、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要素释义】

企业岗位操作规程的制定是在危险源辨识基础上制定的,只有把危险源辨识全面了解,才能根据特定危险源制定适合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才能控制本岗位危险源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避免事故的发生。
操作规程应当涵盖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

【达标要求】

(1)内容:操作规程中应有岗位主要危险源的辨识内容和危险源的分布情况说明,并应包含企业的各个岗位以及主要设备设施等;
(2)根据各个岗位的生产特点,在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编制岗位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3)操作规程应与控制危险源风险相匹配,另外还要关注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方案(事故情况下的操作规程);
(4)岗位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主要要求:

范围:覆盖每个岗位、每个有人活动的生产区域;

原则: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发放和管理等与安全生产规章的要求基本相同;可以组织熟悉岗位作业的相关人员,按照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作业顺序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编制;

编制时间: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投产或使用前;

有效性:企业应保证各岗位相关的操作规程是最新的有效文件。